濟南新疆和田玉籽料批發(fā)13188899661
最近有朋友在后臺留言,詢問一些檢測玉石的方法和知識 今天這篇文案主要為大家介紹如何鑒別和田玉籽料
1表面觀察 和田玉籽料表面光滑,溫潤,光澤度強,在河水的搬運、沖刷過程中碰撞,多會留下大大小小的裂紋及碰撞坑。裂紋處一般都被氧化物填充或經(jīng)氧化形成糖皮(氧化面)。仿籽料外型和和田籽料差不多,但光滑度、光澤度都較低,表面的裂紋及碰撞坑多帶有人工的痕跡。
2反光澤觀察 對著日光觀察反光面(邊角部分),和田籽料在轉(zhuǎn)動過程中及放大檢查看不到打磨面及打磨痕跡,反光光澤在轉(zhuǎn)動過程中均勻無變化,仿籽料放大檢查可以觀察到打磨面,呈線條狀、片狀,反光光澤在轉(zhuǎn)動過程中有變化。
3碰撞坑的觀察 和田籽料表面的光滑度達(dá)不到人工打磨的程度,如果表面的光滑度高,看不到碰撞坑,則為造假。如果能看到碰撞坑,光澤度必定低于和田籽玉。
4碰撞坑光澤觀察 籽料碰撞坑內(nèi)平滑,光澤度與外部光澤度基本一致,造假滾料的人為坑中光澤度與外部的光澤度相差較大?! ?/span>
5皮與肉的觀察 觀察籽料皮下緊挨著的“肉”。由于真籽料的皮色和毛孔等都是經(jīng)歷很長時間形成的,緊挨著皮的肉,不可能一點影響不受。如果看見一塊籽料的東西,皮和肉是截然分開,沒有一點“過渡”的感覺,那么就值得懷疑了。 真籽料的皮色,在緊挨著皮的肉也會有一點點過渡色的,當(dāng)然,這個要在截面才好觀察的。而且,更重要的真籽料特征是:毛孔和皮色會像一根根小釘子一樣延伸到緊挨著皮的肉中。
6裂紋觀察 和田籽料90%以上都會有大小不等的裂紋,裂紋處顏色深于附近顏色,但顏色差別不大,為漸變過渡狀。仿籽料裂紋處顏色與附近顏色差別大,不完全沁染,有時可見具方向性,近似網(wǎng)狀。 要注意一些在裂紋處及附近的二次染色,裂紋中心的顏色放大檢查可見顆粒為通體所染的顏色,裂紋附近的顏色沒有滲透深度,顏色邊緣有涂抹感及漂浮感。假皮比較膚淺,顏色較鮮艷。有裂縫的地方顏色深一些,其他地方相對淡些。 人工磨光料的裂紋往往只是單純的一道線,線里并且有沁色,這些沁色一般都是外重內(nèi)輕,而籽料的正好與之相反?! ?/span>
7雜質(zhì)部位觀察 有些和田籽料有一定的雜質(zhì),比如:白色斑點、黑色斑、起皮、結(jié)構(gòu)較粗等缺陷。為了掩蓋這些缺陷,在雜質(zhì)部分進行染色。染色后一般都會通體染色或只留下局部質(zhì)地較好的部位,而且所染顏色都較深,較艷,留下沒有染色部位與糖皮接觸帶整齊,清晰有時呈直線狀。
8糖皮部位觀察 真糖皮是因為和田籽料中含鐵經(jīng)天然氧化而形成的氧化面,質(zhì)地不同滲透程度不同,顏色自然與和田籽料融為一體。 和田籽料中的糖皮都存在于裂紋處及附近結(jié)構(gòu)較粗部位。 所有糖皮有光澤度,結(jié)構(gòu)越細(xì)部位光澤度越強。 仿籽料染色糖皮一般都在裂紋處或在結(jié)構(gòu)粗部位,因為這些部位容易吸收染料,糖皮表面光澤度低或沒有光澤度,表面粗糙,是因為染色過程中加熱使水分缺失的原因。 還有一些對產(chǎn)品進行激光上色的要特別注意,所有部位質(zhì)地都好,只有有顏色的部位質(zhì)地粗,放大檢查表面呈近似顆狀。還有一些產(chǎn)品,有些糖皮光澤度強,有些糖皮光澤度弱,是因為糖皮處沒有進行拋光或染色,糖皮在高溫拋光過程中褪色引起的。
9觸感 天然籽料的表皮撫摸起來會有一種阻力感,這就是玉石中的“汗毛孔”與人手摩擦。而滾筒籽料手摸會更光滑平整,有種滑手的感覺。 最后要說的是,籽料鑒別,更多地依靠“感覺”,所以以上總結(jié)的幾點鑒別方法還需仔細(xì)體味,此外籽料的鑒定要綜合幾個方面考慮,有的時候并不是一兩點能說清楚。在這個造假技術(shù)突飛猛進的時代,最重要的還是上手實物,多對比,只有多實踐,才能積累更多的關(guān)于籽料鑒別的經(jīng)驗,才會真正領(lǐng)略到其中的奧妙。